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发布信息

天府生活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城市大秀场
查看: 9518|回复: 0

心理咨询师分享|害怕找咨询师是怕被贴上“我有病”的标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3: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咨询,是看见、是关注、是倾听、是探求和剖析,更是一个人的人格,对另一个人的人格在这种关系中,发挥潜在影响的过程。是潜认识对潜认识的工作。

惧怕找咨询师是怕被贴上“我有病”的标签

“我找咨询师就是我有病”。

很多人都由于这样一句话,止步在心理咨询的门前。由于在内心深处,很多人惧怕找了心理咨询师,就会被贴上一个“内心有病”的标签。

原本就不时在担忧他人怎样看我,会不会觉得我不够好,再加上这样一个标签,自自信心会跌倒谷底。

所以固然我很难受,但是我还是要自己硬扛。

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惊为天人,“他人的朴素品是LV,我的朴素品是咨询师”。

这是我的一个读者的留言,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响是,读者都比我有才气!第二个反响是,我要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

相关于开头我说的很多人关于找心理咨询师的畏惧和担忧,这位读者,这句话的概括,才真正贴合“心理咨询客观的认知”。

1.png

心理咨询,不是治病

假如说,患有严重抑郁症、严重焦虑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疾病”需求配合医院治疗同时辅助心理咨询的话,那么剩下的大多数正在中止心理咨询的人呢,其实只是在做一件“关怀心灵、探求自我、修通内心”的事情。

这件事,能够做一辈子。也能够再一辈子当中的任何时间,去做。

来访者由于内心的矛盾抵触、困惑痛苦、选择无能或长期卡在某一个状态上纠结停顿,找到心理咨询师;

而心理咨询师,则提供没有评判的倾听、高度的共情关怀、接纳了解的觉得、咨询师角度的察看、辅佐来访者去看见和剖析自己,让来访者透过这种咨询关系,在另一个人的辅佐下,看到自己原来看不见的自己。

当我们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部分,很多令我们痛苦的事情就有了解释。

“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卑?”
“为什么我会讨好他人?”
“为什么我被攻击后不敢回击,我再惧怕什么?”
“为什么我会进入一个没有爱的关系?”
“为什么我会一遇到事情就很愤恨/难受?”
......

其实,我们找咨询师,不是为了改动理想生活的局面,处置我们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咨询师,实践上也无法辅佐来访者去处置他实践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但是,当完成了对自我更深更广的认识,我们关于自己的很多行为、现状、关系以至痛苦,都有了一个我们认同的“解释”

我们能够回答以上的问题,我们能够正视一个这样的有着各种特异性的自己,因而,我们就开端出于了解,而接受了这样一个现状,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自己。

于是,和咨询师一同完成了一件事“看见”,收获了一种体验“接纳”。

于是就缓解了以至解除了--由于不了解由于强迫自己做出改动由于认定自己无药可救由于攻击指责自己而带来的种种痛苦。

重新取得内心的宁静。

2.png

总有一天,“我有一个咨询师”会成为一种盛行态

我们咨询室有一个来访者,给自己贴了二十几年的标签。

二十多岁的时分,她发现自己和他人不大一样,“我发现他人都不会在意的事情,我会特别在意,一想就是好几天,似乎在一个洞里打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我好惧怕,担忧我自己会有一天发疯。”

后来在咨询过程中,慢慢她知道了,自己只是焦虑,还有由于从小活在一种自我毫无存在感的恐慌里,所以格外在意和他人的关系。

特别惧怕他人不喜欢她,会离弃她,由于这种离弃,会让她重新解除到儿时,不被任何人关注和看见的那种“世界只需我自己”的激烈恐惧。

因而,她会比他人在意,比他人敏感,比他人焦虑。

当她找到了这种对她的“异常”的解释,她的焦虑病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开端能够去和咨询师讨论她自己,去剖析她的童年,去剖析她有抑郁倾向、缺乏生命力,无法提供正常的“哺育功用”的妈妈。

她跟我们咨询师沟通了十次,她开端慢慢能够去肯定自己,“我不但不是一个可能会发疯的人,我还是一个顽强的人,能够再那样的环境里取得今天这样的生活,树立自己还不错的家庭关系。”

她开端宽容自己,褒扬自己,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妈妈,而是会这样表述“那么相比我的母亲,我要好得多了”。

她不再以为“他人对我的褒扬我觉得不配,我的内在他们看不到,其实空虚而糟糕”,而是能够去认同“他们看到的那个优秀的我,也是我的一部分,我自己体验到糟糕的我,也是我的一部分,这些不同部分都是我”。

由于童年的创伤,她的心理发育固着在了婴儿时期。她思索东西也是非黑即白,只能看到地道的绝对的部分。

但是在咨询中,我们完成了“整合”。当她能够去了解,关于自己的坏,与好,能够同时存在,并且被自己容纳接纳的时分,这种“整合”的觉得,实践上,曾经代表她的心理功用又一次在向前发育。这是变得“更强大”的方式。

她说,假如二十多年前,大家就能传播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这样的概念,那么她痛苦的时间,或许会缩短二十年。

固然有遗憾,但是我认同,她说的是事实。

3.png

固然有一些心理学术界人士以为,心理学、泛心理学的各类公号文章写作,也有很多问题,不够学术、不够专业、观念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是不可承认的是,正是这些蓬勃生长的公众号,藉由互联网宏鼎力气的传播,在将心理学变成一种“显学”。

弊病当然有,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不是学术界的论文,观念也很局限,可能只适用于部分人群,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一看到就对号入座、引发焦虑、贴上标签,并没有自己的思索,以至树立了错误的认知。

但是,相关于弊病和负面结果,正面的意义还是要多出很多。

大家看这些文章,尝试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由于懂得了很多心理学的词汇,能够在心理学的语境里去表达自己,给自己的心情找到表达的出口,正视自己的痛苦,不再承认、畏惧、逃避,假如连表达的词语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么我们只会愈加压制,愈加讳莫如深。

所以,相较于“正确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能够去表达”,这也是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谬误。

我以为:不论我们谈论得对错与否,最重要的是,也最有意义的是,我们正在谈论它。

我们不再觉得谈论自己的痛苦是羞耻,不再觉得“有点异常”的自己是羞耻,不再觉得“堕入痛苦无法自拔”是由于自己无能而糟糕,不再由于“过得不好”“失去关系”而觉得自己是世界的弃儿。

我们正视心灵发出的一切声音,不再视为“不应该”,不再试图掩盖。我们兴高采烈地谈论它,和咨询师,和朋友,和家人。

这一天终会到来。

没有人再需求由于惧怕自己的感受,背负那种恐慌二十年。

假如想了解自己,处置一下自己的心情,和一个人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容纳接纳的氛围里,安全地去讨论自我的真相,那么能够找一个咨询师谈谈。

我觉得,一定有一天,随着认知的进步,由狭隘变得开阔,找咨询师,不会再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而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不但具有那些他人看得见的外部条件,比如物质、职位、婚姻,更令人自豪的是,我还具有一个“我的咨询师”,我会定期和他谈论我的思想和心灵,我还会去做一件叫做“修通自我”的事情。

然后,它才会变成一件,在认知中最为平常的事情。

当我们满足了基本的需求,能够吃饱穿暖,不用担忧会饿死,能够好好活下去的时分,我们的下一步,自然会是探求自己的真实,了解更多的自己和他人,了解心灵,了解生命,探寻活着的意义。

心理学,是我们都绕不开的学问。心理咨询,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去做的事情。

4.png

说“不知道”的咨询师比什么都知道的咨询师凶猛

我很欣喜的看到,往常有的人,关怀自己的另一半和家人的方式,是给TA预定一个咨询师,这是一种认知的进步。

但是关于那个真的要去咨询的人来说,他自己自身,也需求做好愿意去和另一个人聊聊自己,愿意去尝试翻开防御,看到自己的准备。

假如此刻他还不愿意,那也就意味着,他的自我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个时辰还没有到。

能够和咨询师谈论自己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英勇的人。

很多第一次做咨询会慌张,由于不知道咨询里会发作什么,我也不能通知你会发作什么,由于会发作什么,的确是需求去体验的,我们不会有一个既定的剧本,会发作的,谈论的,体验到的,都是以你为主导,和咨询师一同发明的。

最后说一件小事,在之前,心理学家李松蔚参与了《奇葩说》的录制,他说了一个观念“没有用的心理学”,他说,心理咨询大多数时分,是咨询师在听,而不是在讲。

而很多人其实去咨询的目的是,“我怎样想一点都不重要,我是想知道,你(心理咨询师)觉得我应该怎样想”。

假如从这些人去咨询的目的来看,既然咨询师在咨询里不会通知你应该怎样想,不会直接给你解释,倡议和办法,那么心理学自然相比这学那学都是更无用的了。

5.png

但是,真的无用吗?

好几年前,我开端做个人体验(我自己找一个咨询师定期做心理咨询),当然这也是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必需——咨询师也要有自己的咨询师。

我的咨询师,是位长得有点像佛的男士H教员。

我们之间常常有这样的对话:

我中止了一段关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描画,并表达了关于自己这种方式的困惑之后,我会提问,“H教员,你觉得为什么我会这样呢?”

这是一个极度希望对方会回答的问题。然后,很多次,H教员的反响都是耸耸肩,很诚恳地对我说,“我也不知道。”

但其实,这个不知道,很有用。固然,他说的是不知道。

从第一个层面来说,解释的机遇应该留给来访者(我),咨询师需求做的是引导我的思索,激起我的思索,而不是直接用他的观念给我答案。

那样固然我会称心,但是其实这样的“直接给”的过程,缺乏以树立我内心的认同,改动我的认知。

我(来访者)需求的是,在咨询师的引导和接纳容纳的安全氛围里,去自我探求,去树立自己的认知。

假如只是等候咨询师给出解释,那么这个解释,不会成为我的真正的答案。很难深化心灵。更不要说,对看不见的潜认识中止工作。

“不知道”还有第二个层面,H教员,能够安然地通知我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他很真实,他能够接纳一个对我的问题暂时找不出答案的自己。因而,他不加掩饰的通知我,“我也不知道”。

要知道,假如一个咨询师,很希望得到来访者的认同,需求被肯定,需求被信任,需求表现得很专业,总之,只需他的内心对来访者有目的,他就很难直接说出不知道。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说点什么。以阻止对方觉得自己无能或无力。

但是H教员,关于自己“不够令他人称心”的部分,是接纳的。

他的人格,是具有这种容纳接纳的力气的,从这一件事情里,就能够看出来。

而从他的自我接纳中,我也吸取了力气,在学习,对自己的无能无力和不够圆满的接纳。

让我受益的,并不是H教员给了我答案,或者对我说了什么,而是H教员,在咨询的过程里,以他的态度和话语,展示出的他的人格。

关键是人格,在对我起着作用,即便,这个人对我展示他的不圆满,即便他直接说“不知道”,不加任何分辩和铺垫,但是我们的关系没有断裂。

那么我是不是也能允许,自己在面对一些事情里,不一定要做到、知道、处置?不一定要那么圆满呢?

心理咨询,是看见、是关注、是倾听、是探求和剖析,更是一个人的人格,对另一个人的人格在这种关系中,发挥潜在影响的过程。

是潜认识对潜认识的工作。

我往常,依然坚持着定期找H教员咨询的节拍。愿大家,也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咨询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